当前位置:

以信息化为突破口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来源:张家界日报 作者:陈竞 胡圣雄 编辑:郑龙腾 2011-11-07 09:30:07
—分享—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重要的转型期,包括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教育改革、住房改革、医疗卫生改革等在内的各项改革已全面进入深水区和战略攻坚阶段。改革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一些深层次的利益调整,社会将全面进入利益调整期和矛盾多发期,社会管理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加强社会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已经迫在眉睫!笔者以为,信息化是当前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突破口。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大大突破了传统的概念,世界在信息的传递和碰撞中实现了深度融合。社会管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社会管理工作之所以难,就是因为管理的主、客体双方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收者。社会管理工作的滞后,归根结底还是对信息的源头监管、传播掌控、收集研判的滞后。介于上述认识,以下笔者将从“以信息化推动社会管理科学化”的战略意义和应用策略两方面阐发一些体会。

  以信息化推动社会管理科学化的战略意义

  一、以信息化推动社会管理科学化事关我党执政之基的稳固。在当今世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信息化水平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信息化给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社会管理工作的难度。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远远无法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必须着力提升社会管理工作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为突破口,不断改进社会管理的工作方法,大力提升社会管理工作效率,切实把各种社会矛盾尽可能地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以信息化推动社会管理科学化事关现阶段政府职能的转变。从管理主体来看,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管理主体一直是政府,社会管理成了各级政府的“独角戏”。信息化背景下,社会信息传输由简单的线状变成了立体的网状,单靠政府的努力已远远无法实现对错综复杂的社会事务进行有效管理。“党委领导、政府管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从管理客体来看,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管理对象主要是流动性很小的“单位人”。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社会管理的客体分化也越来越细,各种新兴的中介组织、社会组织和流动频繁的自由职业者逐步成了社会管理的新对象。网店、远程网络服务的监管成了未来社会管理又一重点领域。当前我们加强社会管理就必须顺应这一系列新形势新变化,着力提升社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三、以信息化推动社会管理科学化事关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有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4000美元之间,将进入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一种情况是正确处理好了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之间的关系,社会管理高效有序,经济转型成功,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另一种情况是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之间的关系,社会陷入持续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这一发展的重要节点上,社会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及二者与信息化的相互交融,相互助推。从全球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来看,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否在世界范围内承接到高端新兴产业?能否在全球产业分工链条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除了劳动力比较优势、产业政策优惠以外,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是否具备了发展高端新兴产业相应的信息化水平和地方政府高效的社会管理水平。

  以信息化推动社会管理科学化的应用策略

  一、加强社会管理的信息收集平台建设,建立有效的舆情收集机制。社会管理工作的首要一环就是建立有效的舆情收集机制,搞好信息的收集,第一时间有效地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首先,各级社会管理部门应建立合理的信息收集制度,并落实到专人负责。同时,要结合部门的工作安排就相关工作领域加强基层调研。其次,各级政府及相关社会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兴媒体加强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和人民群众对自身工作的反馈意见。

  二、加强社会管理的信息处理平台建设,建立科学的舆情研判机制。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的特点,这就使得互联网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群体性事件虽然具有突发性,但其背后的矛盾往往有一个酝酿、发酵的过程。如果能通过网络媒体及时发现、疏导、解决,就完全有可能避免群体性事件带来的巨大灾难。舆情研判是信息收集完成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信息的遴选、分类和信息的研究、分析、提炼两个重要阶段。首先,要根据一定的工作原则,在信息库中认真遴选对自身工作有价值的重要信息,并做好相应的分类存档工作。其次,要综合运用部门专业知识和信息处理技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对已选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对事情的发展状态、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判断,进而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三、加强社会管理的立体网络建设,建立快速的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快速的应急反应机制是社会管理成熟的重要标志,更是处理社会突发事件的法宝。当前社会管理立体网络建设的关键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要加大立法力度,尽快出台社会管理应急处理法规,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义务和权限,使之有法可依。二是要进一步明确社会管理领域行政不作为行为的处罚力度,使之有法必依,务尽其责。三是要建立重大事件的信息上报问责制度,对瞒报、漏报、谎报相关情况的责任人依法依规予以严惩。

  四、加强社会管理的部门协调联动,建立便捷的部门联动机制。由于行政管理权限的条块分割,我们的社会管理工作常常出现“多龙不治水”的集体缺位现象。例如:以市面上的毒豆芽菜监管为例,农业、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四部门分别掌控了生产、销售、流通、事故处理等各个流程,但由于相互推诿各自为政,却恰恰使其成了监管的真空地带,从而出现了“四个大盖帽管不住一根豆芽菜”的怪现象。这就需要建立便捷的部门联动机制,解决部门间信息流动不通畅的问题。在“毒豆芽”事件中,如果我们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实行“贴牌上路、层层把关、信息共享”的政策,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在建立全国联网的食品安全信息互动平台基础上,规定所有进入加工和流通环节的产品必须贴上基本信息IC卡,在卡上注明产地、生产环节负责人、农业主管单位、农产品检测员,生产加工单位名称及负责人,质检主管部门和质检员姓名,工商部门抽样检测数据和抽检员姓名,食品采购人员姓名等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层层把关、层层负责的食品生产加工销售流通“一条龙”的监管信息网络。一旦出了问题,由谁负责,负多大的责任,我们可以一直追查到源头,让隐藏在“毒豆芽”背后的罪恶黑手无处遁形。

  五、加强社会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建立高效的工作队伍。社会管理人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是影响社会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的最核心的要素。因此,要提高社会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就必须加强对社会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使他们能熟练地掌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社会管理的方法,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遴选研判信息和研究对策。就目前我国社会管理工作队伍的素质现状而言,笔者以为当前社会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培训的重点主要有二:一是加强电子办公的常规业务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其工作效率;二是加强网络信息的收集和研判能力的培训,增强其政治敏锐性和社会洞察力,着力提升其处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六、加强与新兴传媒的沟通与互动,把握信息化大背景下社会管理的主动权。信息化大背景下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与新兴传媒的沟通与互动,掌控信息传播的主动权。近年来,网络反腐成为民间反腐中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充分说明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巨大力量。在信息化大背景下,社会管理部门应该敢于与网络媒体打交道,更应该善于与网络媒体打交道。

  (作者分别为永定区人民政府区长、市委党校永定区分校校长)

 

 

    [责任编辑:陈方]

 

 

 

来源:张家界日报

作者:陈竞 胡圣雄

编辑:郑龙腾

阅读下一篇

返回永定站首页